公司新闻

复盘:看公立医院如何迎接“后疫情时代”?

发布时间: 2020-05-12

转载hit专家网


日前,“后疫情时代医院诊疗模式思考暨互联网医院建设交流会”通过网络平台成功召开。会议之后,“后疫情时代”公立医院将如何变革等系列话题,引起了医院信息界广泛讨论。

专家们认为,当公立医院敞开互联网大门之时,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医疗服务体系数字化转型新时代”已经来临,以下是多位参会嘉宾的共同体会。

在疫情推动下,互联网诊疗、互联网医院迎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公立医院成为此轮建设热潮中当之无愧的绝对主角。互联网对于公立医院组织、运营、服务模式带来的影响之深、变化之大,让与会嘉宾由衷产生“再也回不去了”的感叹。

数字化转型的时代车轮滚滚向前,永不停歇。对于公立医院而言,回不去的,是那个内外网物理隔离的时代,是那个诊疗服务局限于线下的时代;而当公立医院敞开互联网大门之时,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医疗服务体系数字化转型新时代”已经来临。


公立医院积极拥抱互联网


“新冠疫情为传统的诊疗模式竖起了一道‘墙’,互联网又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中国医院协会信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院》杂志社社长王才有认为,疫情推动公立医院加快了互联网诊疗、互联网医院的建设步伐,促使公立医院开始将核心的医疗资源面向互联网开放,这一变化可谓史无前例、影响深远。

这种影响首先表现在对医院诊疗服务的改变上:从“线下+线上”的松散结合模式,开始转向深度融合的诊疗模式;预约挂号、线上问诊、处方流转、在线支付、医保结算、药品配送、健康随访的互联网诊疗闭环服务正在被打通。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在2月27日获得资质批复后,3月3日正式上线互联网诊疗系统。据广安门医院信息中心主任张红介绍,作为北京市首家具有互联网诊疗资质的中医院,广安门医院将一批优质医疗资源投入到互联网诊疗服务,并在问诊流程中加入了让患者提交舌苔照片的环节,以满足中医复诊的需求。在医保结算方面,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为互联网诊疗服务打通医保支付流程,参保患者在线复诊、开药后,可进行医保线上实时结算。在药品配送方面,据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信息中心技术总工孙立淼介绍,朝阳医院通过引入物流环节,帮助患者将药品配送到家。在互联网的支持下,公立医院正在实现“线上智慧就医”的服务进化。

这种影响同时表现在对医院管理模式的改变上。面对突发疫情,2月17日,北京协和医院率先开放线上专科咨询。在北京协和医院信息管理处处长朱卫国看来,医生的工作模式由固定场所、固定时间的院内诊间服务,变为随时、随地接入互联网提供线上服务,这对医院和医生的服务心态提出了挑战,也必然会影响原有的绩效考核、收入分配模式。互联网诊疗并非医生一个人在战斗,更需要前后方的联动,协同工作的模式或将成为未来医院的新常态。在业务管理方面,医疗业务系统与公共卫生业务系统将由此前的弱联系转为强联系,医疗数据将与交通、通讯、民政、公安等数据实现更大程度的融合,由此也会对医院的业务管理提出新的要求。


这些建设经验值得分享


疫情期间,公立医院对互联网诊疗、互联网医院的探索与实践是卓有成效的。总体来看,这些医院在疫情之前便已拥有较好的信息化基础,大多部署了App、小程序等开展便民服务,在信息系统的规划设计上也具备前瞻性。

由此看来,公立医院拥抱互联网不是一蹴而就,也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只有把功夫下在平时,战时才能敏捷应对。

深入透彻的政策研究和互联网业务规范制度设计。公立医院开展互联网诊疗、互联网医院建设,需要建立在“吃透”政策的基础上,“合规”永远是第一要求。据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信息中心主任梁志刚介绍,《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试行)》对执业医师要求为“具有3年以上独立临床工作经验”,宣武医院根据实际情况,将准入标准定为“主治医师以上”、“具有本院门诊工作经历”等。为确保互联网诊疗“仅限复诊”,不管是小程序还是App,对接院内HIS系统时,均只能为患者显示已在线下就诊过的医生与科室,从技术手段上确保业务的合规与安全。与此同时,制度先行,流程规范,才能做到有据可查、有规可依。诸如《互联网诊疗服务管理制度》、《在线诊疗管理制度》、《互联网诊疗患者隐私保护制度》等,都是开展互联网诊疗业务必备的配套制度。

统筹全局的组织管理。互联网诊疗、互联网医院的建设是“全院一盘棋”的系统工程,需要坚实的组织保障。据朝阳医院信息中心技术总工孙立淼介绍,朝阳医院成立领导工作小组,进行互联网诊疗的整体规划设计、协调推进和组织实施,成员涉及门诊办、医务处、药事部、医保办、绩效办等多个部门,办公室设在信息中心。宣武医院信息中心主任梁志刚也认为,互联网诊疗、互联网医院的建设,远远不是上一个信息系统的简单问题,需要“领导有思路、医生有动力、组织有保障”,要从全局角度完善医院的服务流程,还要有必备的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建设、人员保障等。

业务监管与网络安全不可忽视。在目前北京尚未推出统一监管平台的情况下,多家公立医院都对本院的互联网诊疗活动采取了监管措施,共同的做法是引入电子认证(CA)服务机构,实现医生、药师的身份认证,通过电子签名对电子处方的生产、流转、配送等进行全程留痕监管,实现互联网诊疗活动的行为可追溯、责任抗抵赖。宣武医院还推出在线的人脸识别,对患者身份进行实名认证,同时自建了线上服务监管平台,通过订单情况、患者满意度、回复质量、回复率等关键指标,确保线上医疗服务质量。


安全,互联网医疗的必修之课


在防控常态化的“后疫情时代”,公立医院互联网诊疗、互联网医院业务将实现常态化运营。在与线下医院截然不同的网络空间中,业务安全、网络安全的问题始终如影随形。

比如身份认证的问题,在虚拟的网络空间,如何确保线上问诊患者身份的真实性,医生、药师资质的可靠性?线上就医流程包括众多环节,如何确认医疗数据与患者隐私的“来源”与“去处”,并保证在每一个环节的安全?医院开发的移动端应用,必然涉及多家技术供应商,医院与其的安全边界应通过何种方式划定和保证?在互联网医疗的实践之路上,如何保证安全问题,已成为摆在医疗服务机构面前的“必修课”。

国家“十三五”网络空间安全重点研发计划实施方案及指南编写专家组组长、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荆继武指出,互联网诊疗、互联网医院需要选用合适的密码技术来加以保护,实现医护人员、患者等在虚拟空间责权利统一的身份管理,保护患者隐私与数据安全,确保医疗机构与外部系统安全的互联互通等。密码技术具有极高的专业性,医院应选择专业的商用密码技术服务机构提供服务。

国家卫生健康委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密码行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数字认证公司董事长詹榜华认为,随着网络边界的逐渐消失,“零信任”时代正在到来,需要借助密码技术重构网络安全边界和信任。公立医院开启互联网医疗时代,也标志着医疗服务数字化转型时代的到来。以前,身份认证、电子签名等技术主要针对医院内部工作人员与业务流程,而在开放的互联网医疗环境中,需要对参与该过程的每一个实体(患者、医生、药师、物流配送、管理人员等)进行可靠的身份管理和有效的资源访问控制,在不同场景、业务环节中,通过可靠电子签名追溯行为主体责任。詹榜华表示,过去10多年来,数字认证十年磨一剑,持续为医疗机构提供以密码技术为基础的网络安全解决方案,未来,将继续通过构筑安全可信的互联网医疗环境,帮助医院实现医疗服务和医院管理的模式创新与转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