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新闻

密码如何加码可信校园建设?名校专家现身解读

发布时间: 2020-06-24

6月19日,由北京数字认证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数字认证)主办的“2020年教育行业可信校园建设和密码应用沙龙”在线上成功举办,近200所高校积极参会。会上,数字认证携手清华大学、国家开放大学、重庆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重庆工商大学,就密码技术如何促进智慧校园建设展开研讨,来自各个学校的信息部门专家分享了如何将密码技术与现有信息化成果融合创新,进行全新的可信校园智慧化探索。全程高能,数字认证带您一起回顾!

 

微信图片_01.jpg

 

数字认证首席科学家、研究院院长  夏鲁宁


夏院长从政策变迁角度对密码技术应用进行解读,阐述了政策将推动智慧校园建设进入一个全新的应用与创新阶段。《密码法》的实施标志着商用密码应用进入了一个新时代,使用商用密码保护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成为一种法定义务。2020年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工作要点(厅字[2020]1号)明确提出,要推进密码基础设施和支撑体系建设,有序推动教育重要业务信息系统开展密码应用安全性评估,完善教育数字认证(CA)基础支撑体系建设,推动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密码普遍应用,提升系统安全和数据安全。

 

重庆大学信息化办公室 建设管理部主任  江成华


重庆大学可信服务平台由信息化办公室统一规划、分步建设,以人员身份真实化、内容数据凭证化、网上办事可信化、线下服务网络化为目标,以此构建全校可信应用支撑体系。通过与数字认证合作,重庆大学整合行政、学工、教务、档案等各个系统,实现各类证件、证书电子化,各类流程办理签章、签名移动化,各类档案服务电子化,陆续实现了智慧校园众多场景的可信应用,从而达到身份真实、数据可信、业务上网,推进学校信息化向纵深发展。

 

华中科技大学网络与信息化 办公室副主任  王士贤


华中科技大学在疫情期间快速构建了一套面向学生服务的全场景可信电子凭证服务平台,彻底解决学生业务办理流程繁琐、耗时长、文档远程获取难等实际痛点。新冠疫情加快了智慧校园建设节拍,可信电子成绩单成为校园刚需。华中科技大学提前启动可信电子凭证服务平台建设,在短短3个月内,将教务处、研究生院、学工部等核心部门的电子凭证全部建设完成,实现了成绩单、荣誉证书、学期注册证明等凭证的可信电子化。未来,华中科技大学还将探索可信校园建设与区块链技术的融合应用。

 

重庆工商大学信息化 办公室主任 钟增胜


钟主任对区块链技术及智慧校园应用展开讲述,分享了如何将区块链技术与智慧校园相结合的价值场景。他认为,利用区块链不可篡改、可以溯源、去中心化的特点,可以将电子成绩单、电子荣誉证书等关键信息储存在区块链上,避免数据库被攻击、被篡改的风险,将CA技术与区块链技术有机融合,实现真正的可信、智慧化校园。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务处 办公室主任 马嘉铭


马主任对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务处可信电子文件系统建设项目进行介绍,分享加速高校数字化建设的实践指南。他表示,学校在疫情期间上线可信电子文件系统,实现了“数据多跑腿,学生不跑路,老师少操心”。截止2020年6月16日,成绩单和在读证明的订单量已达3700+份,新增激活学生用户2700+人。后期将进一步探索各类证明文件电子化应用,实现业务处理全流程在线化、无纸化、可信化。

 

数字认证教育行业 资深咨询顾问 秦文帅

秦文帅详细讲述了数字认证可信校园密码技术融合创新一体化解决方案,他表示:为推进高校更扎实地进行可信校园建设,数字认证提供可信校园密码融合创新一体化解决方案,从高校信息化发展现状和密码融合的创新点出发,提供安全可信的密码支撑服务,通过统一接口,实现与校内业务系统密码应用的深度集成,实现“一次建设,全校通用”,保障用户身份的真实性、重要数据的机密性、重要数据的完整性、关键行为的不可否认性,推动学校信息化高速发展。

 

新冠疫情加速了各高校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同时,《密码法》、《教育行业密码应用与创新发展实施方案》等相关政策的实施,也为高校进行密码技术应用探索提供了法律依据和保障。

 

作为国内密码技术领域的龙头企业,数字认证致力于通过密码技术创新,提供可信校园密码融合创新一体化解决方案,引领高校打造全覆盖、多方位、多场景、多应用的“互联网+教育”密码应用支撑体系,助力“教育信息化2.0”。未来,数字认证将不负使命,精益求精,与各大高校一起,共创智慧校园新图景。



 

分享到: